文化遗产
1、 古文化遗址
庐山地区的远古文化遗址,现已发现二十余处,年代距今六千年至三千年。庐山古文化遗址共有六百多处。
现将主要古文化遗址列表如下:
名称
|
亭子墩新时器晚期村落遗址
|
年代
|
距今约6000年
|
||
分布地点
|
庐山南部黄龙山无私村
|
||||
主要特征
|
遗址面积
|
||||
价值
|
它证实了在庐山地区六千年前就存在人类的村落。
|
||||
现状
|
遗址文物现存星子县博物馆。
|
||||
名称
|
陶渊明故里
|
年代
|
公元365-427年
|
||
分布地点
|
庐山东南麓,因陶渊明多次迁居,故里有数处。
|
||||
主要特征
|
一处在栗里,庐山温泉北。仍有陶氏后裔居住。附近醉石有朱熹题刻。
一处在面阳山,庐山余脉,有陶墓、陶渊明祠。
|
||||
价值
|
研究中国文学史及陶渊明生平之重要实证。
|
||||
现状
|
完好
|
||||
名称
|
鄱阳湖古战场
|
年代
|
三国、元、明、清
|
||
分布地点
|
庐山及东北、东南麓鄱阳湖滨
|
||||
主要特征
|
1、三国时,吴周瑜有鄱阳湖炼水兵将台,有甘棠湖点将台。2、元末,陈友谅与朱元璋大战鄱阳湖。老爷庙有朱元璋题刻。吴城有望夫亭遗址。庐山有牧马场及捉马岭、文殊台等。3、明代、王守仁率兵伐濠王叛乱,激战鄱阳湖。王守仁曾屯兵星子县城。4、清代,曾国藩为攻打太平天国军队,派彭玉麟据守石钟山,曾国藩曾领兵驻扎星子港。
|
||||
价值
|
为研究中国古代战争史提供了重要史证。
|
||||
现状
|
鄱阳湖及甘棠湖点将台,石钟山建筑群完好。
|
||||
名称
|
泛舟岩商周农、猎、渔遗址
|
年代
|
距今3600-3000年
|
||
分布地点
|
距庐山
|
||||
主要特征
|
在庐山东北的长江与鄱阳湖交汇点,遗址面积0.2平方公里。出土文物有:沙陶片、泥质陶片、印纹硬陶片、原始瓷片、鬲足、鼎足和绳纹瓦当、石器、骨器、家狗、水鹿、獐亚科、山羊、黄牛、家猪、龟、鳖、鱼、蚌等骨块,共计3152件。
|
||||
价值
|
它证实了庐山地区是长江文化与中原文化的融汇地之一,夏商代是越族人活动地区。
|
||||
现状
|
遗址文物现存石钟山展厅
|
||||
2、石刻、碑刻
庐山的摩崖石刻共存九百余件,大都为著名文学家、学者、书法家、政治家、艺术家所书,也有皇帝所题。近代还有外国人题刻的汉字或英文摩崖石刻(见照片84-91)。
庐山摩崖石刻不仅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,还是研究中国历史、文学、宗教、书法、美学的实证。
现将主要摩崖石刻列表如下:
名称
|
陶渊明石刻
|
年代
|
晋
|
|||||||
分布地点
|
庐山东南麓玉京山
|
|||||||||
主要特征
|
“日影斜川”四字,在玉京山麓磨鹰石崖上。现四字轮廓可辨。
据陶渊明《游斜川》诗序,此为他五十左右所题。
|
|||||||||
名称
|
黄庭坚石刻
|
年代
|
宋
|
|||||||
分布地点
|
秀峰、三峡涧、石镜溪
|
|||||||||
主要特征
|
黄庭坚为中国著名文学家、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。其中庐山的摩崖石刻主要有:
1、《七佛偈》诗,二十九句,写于公元1091年。刻于开先寺石壁
2、“三峡涧”三字,隶书,每字80*116公分,刻于观音桥之下,岸边巨石上。此题刻在公元1094年书写。
3、“石镜溪“及跋27个字。书于公元1094年,刻在归宗寺后石镜溪中砥石上。
|
|||||||||
名称
|
米芾石刻
|
年代
|
宋
|
|||||||
分布地点
|
青玉峡
|
|||||||||
主要特征
|
米芾为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,画家。其在庐山的摩崖石刻有:
1、“第一山“,刻于龙潭北侧石壁,行书。公元十一世纪他游庐山时书写。
2、“青玉峡“,刻于上、下龙潭中间的巨石上,楷书,每字径278*175公分。
|
|||||||||
名称
|
朱熹石刻
|
年代
|
宋
|
|||||||
分布地点
|
白鹿洞书院、醉石等处
|
|||||||||
主要特征
|
中国著名哲学家、教育家、文学家朱熹在庐山主要题刻有:
1、“敕白鹿洞书院“、”白鹿洞“、”枕流“、”自洁“,皆刻于书院贯道溪中巨石,或岸上石壁。公元1180年书
2、“归去来馆“,隶书,每字30*30公分,刻于陶渊明归隐庐山时的”醉石“之上。题于1181年。
|
|||||||||
名称
|
张孝祥石刻
|
年代
|
宋
|
|||||||
分布地点
|
玉渊潭
|
|||||||||
主要特征
|
张孝祥,宋代文学家,豪放派词人。“玉渊“两字,每字直径
|
|||||||||
名称
|
王守仁石刻
|
年代
|
明
|
|||||||
分布地点
|
秀峰、大天池
|
|||||||||
主要特征
|
明著名哲学家、文学家王守仁题刻主要有:
1、《纪功碑》,书于公元1520年。此文135个字,刻于秀峰寺石壁。
2、《夜宿天池》诗,书于公元1521年,刻于天池寺旁照江崖。
|
|||||||||
名称
|
李梦阳石刻
|
年代
|
明
|
|||||||
分布地点
|
秀峰、白鹿洞
|
|||||||||
主要特征
|
李梦阳为明代著名文学家,为明前期文坛“七才子“之一。他题刻的主要有:
1、《游开先寺》诗及跋,公元1511年书。刻于秀峰寺内。
2、“李梦阳再游记”,43字,刻于龙潭石壁。书于1513年。
3、“砥柱”两字,以“空同山人”署名,约书于1514年。刻在官道溪石上。
|
|||||||||
名称
|
王思任石刻
|
年代
|
明
|
|||||||
分布地点
|
仰天坪
|
|||||||||
主要特征
|
王思任为明代文学家、画家,题“警雷不拔”及跋,共13字。有较高的艺术性。刻于公元1625年。
|
|||||||||
名称
|
康熙帝石刻
|
年代
|
清
|
|||||||
分布地点
|
秀峰寺
|
|||||||||
主要特征
|
清康熙帝临摹宋代著名书法家米芾所书写的江淹《登香炉峰》诗。刻于公元1707年。
|
|||||||||
名称
|
冯玉祥石刻
|
年代
|
民国
|
|||||||
分布地点
|
玉渊潭
|
|||||||||
主要特征
|
隶书“墨子篇”,每字30*
|
|||||||||
名称
|
蒋介石石刻
|
年代
|
民国
|
|||||||
分布地点
|
庐山河东路180号院内
|
|||||||||
主要特征
|
“美庐”,每字35*
|
|||||||||
庐山石刻,自宋代至近代现存三百余块,大多为历代名人所书,近代还有外文题刻。庐山碑刻涉及历史、教育、文化、宗教、审美等方面内容,并且有很高的观赏价值。
现将主要碑刻列表如下:
名称
|
碑刻
|
年代
|
宋至近代
|
分布地点
|
庐山各处及山麓
|
||
主要特征
|
公元1050年刻,李常书:《刘凝之墓碑》
公元1337年刻,唐李 书:《东林寺碑》(残片)
公元1393年刻,明太祖撰、愚世南书:《周颠仙人传》及文“祭四仙诗”
公元1514年刻,王阳明书:《修道说》、《中庸古本》、《大学古本序》、《大学古本》等文碑。
公元1553年,郑廷鹄书:《白鹿洞书院讲义》
公元1586年刻,神宗撰《御经亭》诏书
公元1707年刻,康熙帝书“秀峰寺”
公元1708年刻,皇太子胤礽书“洒松雪”
公元1738年,董氏书,朱熹《朱子白鹿洞教条》
公元1861年刻,明代紫霞真人书《白鹿洞歌》诗。清刻康有为书“黄龙寺”
公元1931年,美国传教士赛兆祥(Absalom Sydenstricker)墓碑(英文)
赛兆祥为世界著名女作家赛珍珠之父。
公元1938年,中国军队坚守庐山,抗击日本的题刻“必恭敬止”
|
3、 古建筑
庐山现存古建筑遍布山间山麓,共有二百多处。现状大部完好。最早的是晋代建筑。最著名的是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观音桥和白鹿洞书院建筑群。现将主要古建筑列表如下:
名称
|
东林寺
|
年代
|
|
|||||||
分布地点
|
庐山西部香炉峰之麓
|
|||||||||
主要特征
|
现有莲池、大雄宝殿、影堂、五百罗汉雕像堂、三笑堂、弥勒堂、讲经台等建筑。还有唐代护法力士石雕像。寺南有下方塔院、慧远墓,是中国最早的寺庙园林。
|
|||||||||
价值
|
研究中国佛教史、中日交往史等重要之地。
|
|||||||||
现状
|
完好
|
|||||||||
名称
|
西林寺
|
年代
|
约公元730年
|
|||||||
分布地点
|
庐山西麓西林寺内
|
|||||||||
主要特征
|
西林塔始建于晋代,唐、宋、明代曾修整,七层,为密檐砖塔。公元1080年苏轼书写“不识庐山真面目,只缘身在此山中”名诗之处
|
|||||||||
价值
|
研究中国佛教史、文学史的实证。
|
|||||||||
现状
|
完好
|
|||||||||
名称
|
白鹿洞书院
|
年代
|
始于公元940年
|
|||||||
分布地点
|
庐山五老峰之麓
|
|||||||||
主要特征
|
公元940年建庐山国学。朱熹兴复,遂成为中国最著名的书院。也是古代中国的学术中心之一。在东亚、南亚久享殊荣。有礼圣殿、礼圣门、御书阁、宗儒祠、朱子祠、枕流桥等宋、明、清建筑。还有自宋代以来碑刻数以百计。为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|
|||||||||
价值
|
研究中国教育史、中国哲学史、中外交往史的重要实证。
|
|||||||||
现状
|
完好
|
|||||||||
名称
|
观音桥
|
年代
|
公元1015年
|
|||||||
分布地点
|
庐山栖贤峰下三峡涧
|
|||||||||
主要特征
|
砌石单孔拱桥,长
|
|||||||||
价值
|
研究中国古代桥梁史、中国科学史重要例证。
|
|||||||||
现状
|
完好
|
|||||||||
名称
|
陶渊明墓
|
年代
|
公元1511年修复
|
|||||||
分布地点
|
庐山南部余脉面阳山
|
|||||||||
主要特征
|
陶渊明庐山人,公元365年生,427年逝世,葬于庐山南部的面阳山北。公元1511年,江西提学副使李梦阳修复此墓。1736年星子陶姓180余人重建。
|
|||||||||
价值
|
研究陶渊明重要文献
|
|||||||||
现状
|
完好
|
|||||||||
名称
|
鄱阳湖紫阳堤
|
年代
|
始建于公元1102年
|
|||||||
分布地点
|
庐山东南麓星子县城南
|
|||||||||
主要特征
|
堤为弓箭型,全为花岗石砌建。主堤宽
|
|||||||||
价值
|
研究中国古代港口史,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重要例证。
|
|||||||||
现状
|
完好
|
|||||||||
名称
|
明太祖御碑亭
|
年代
|
公元1393年
|
|||||||
分布地点
|
锦绣峰
|
|||||||||
主要特征
|
单层,全石结构。亭内石刻双龙藻井。四面檐下有斗拱意象的浮雕。歇山顶式、鱼尾形翘角,瓶式宝顶。全高
|
|||||||||
价值
|
研究明史、中国园林史等重要例证。
|
|||||||||
现状
|
完好
|
|||||||||
名称
|
明神宗赐经亭
|
年代
|
公元1586年
|
|||||||
分布地点
|
黄龙寺北山巅
|
|||||||||
主要特征
|
单层,全石结构,高
|
|||||||||
价值
|
研究明史、中国园林史重要例证。
|
|||||||||
现状
|
完好
|
|||||||||
名称
|
斗姆亭(老母亭)
|
年代
|
始建于明代
|
|||||||
分布地点
|
天池寺
|
|||||||||
主要特征
|
石木结构,六边形,高
|
|||||||||
价值
|
研究明代园林及庐山史之实证。
|
|||||||||
现状
|
完好
|
|||||||||
名称
|
恭乾禅师墓
|
年代
|
公元1618年
|
|||||||
分布地点
|
庐山金竹坪
|
|||||||||
主要特征
|
恭乾禅师(1540-1591),隐居金竹坪12年。其徒于公元1618年建此墓塔,高
|
|||||||||
价值
|
研究明代佛教史之例证。
|
|||||||||
现状
|
完好
|
|||||||||
4、中外别墅及其它建筑
庐山现存十八个国家的近代别墅六百余栋。大多为欧州乡村式别墅,受美国国家公园学说和英国空想社会主义思潮的影响,形成了国际性的别墅群落,并与英国自然式园林相结合,构成了庐山的特有景观。其中“美庐”等四栋被列为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(见照片93-103)。
现将主要中外别墅列表如下:
名称
|
年代
|
地点
|
主要特点
|
现状
|
美庐别墅
|
1903
|
河西路180号
|
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石建,占地面积
|
完好
|
原美国威廉斯别墅
(Williams.John Eliao)
|
1902
|
中八路359号
|
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石建,2层,建筑面积
|
完好
|
原俄罗斯亚洲银行别墅
(Rvssia Asiatieie Bank)
|
1919
|
柏树路124号
|
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石建,3层。1959、1961年刘少奇居于此(见照片100)。
|
完好
|
原美国歇尔曼别墅
(A.M.Sherman)
|
1919
|
河西路442号
|
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石建,1层,屋面组合丰富。1946美国总统特使马歇尔居此。1961年周恩来居此(见照片101)。
|
完好
|
原美国雷格尔别墅
(Horase.R.Leggar)
|
1921
|
普林路68号
|
石建,1层,占地面积
|
完好
|
原瑞典教会别墅
(Swedish Missionary Society)
|
1905
|
中九路367号
|
石建,1层,敞开式外廊木拱劵完整(见照片102)。
|
完好
|
原英国阿达姆斯别墅(J.S.Adams)
|
1896
|
河东路175号
|
石建,中间2层,两翼1层,建筑面积
|
完好
|
原美国圣公会海外教会别墅
(Domestie and Foreign Missionary Society of the Protstant Episcopal Church in the U.S.A)
|
1896
|
河东路76号
|
石建,1层。对称,公寓式。
|
完好
|
原捷克罗贝金莱别墅
|
1932
|
上中路239号
|
石建,1层。
|
完好
|
原美国赛珍珠别墅
(Peart Sydenstrick Buck)
|
1897
|
中四路310号
|
石建,1层。有敞开始客厅。
|
完好
|
原美国柯奇南别墅(James B.Cochran)
|
1902
|
河西路476号
|
石构,1层。造型朴实。1961年邓小平居此。
|
完好
|
原芬兰基督教会联合会别墅(The Finland Missiomsry Soc)
|
1903
|
河东路190号
|
石构,原为1层。单亭式,敞开式外廊木拱劵。
|
完好
|
原日本别墅
|
1903
|
中四路289号
|
木构,1层。
|
完好
|
原英国钱尔德别墅(A.H.F.Tdwardes)
|
1906
|
柏树路108号
|
石构,1层。青石板瓦。
|
完好
|
原瑞典卡尔别墅(Carl Nelton)
|
1923
|
河西路256号
|
石建,2层。南立面窗为半圆形。
|
完好
|
原挪威“信义会”别墅
(Lutheran Church)
|
1900
|
中六路349号
|
石建,1层。双亭式。)
|
完好
|
原中国海关别墅(Chinese Customs)
|
1902
|
中八路365号
|
石建,1层。外廊木拱犬。
|
完好
|
原葡萄牙阿里维拉别墅
(H.Oliveira and Ida Olireira)
|
1923
|
莲谷路58号
|
石建,1层。单亭式。
|
完好
|
原德国李博德别墅
(Mary D.Lipporte)
|
1923
|
河南路658号
|
石建,2层,陡屋面,德式风格。
|
完好
|
原“吴庐”别墅
|
1930
|
大林路742号
|
石建2层。欧洲古堡式造型。
|
完好
|
原美国“耶稣升天教堂”
(Church of the Aesion)
|
1910
|
中三路283号
|
欧式山间教堂。以石块垒砌,两侧各有五个尖劵形窗。屋面为石板。
|
完好
|
原法国天主教堂
|
1908
|
香山路27号
|
石建,短形平面,主立面高峻,有多层石雕饰。
|
完好
|
原美国牯岭学校
(Kuling School)
|
1836
|
中十路402号
|
石构,5层,乱石砌外墙。
|
完好
|
原英国医学会堂(Medical Hall)
|
1910
|
河西路438号
|
石构,塔楼2层。屋面组合丰富。
|
完好
|
其他建筑重要的有五处,它们与中国历史有紧密联系。列表如下:
名称
|
年代
|
地点
|
主要特征
|
现状
|
|
原庐山图书馆
|
1934年
|
火莲院2号
|
石建,2层,中国宫殿式。占地面积
|
完好
|
|
原传习学舍
|
1936年
|
火莲院3号
|
钢筋水泥结构,西式。前部4层,后部三层。占地面积
|
完好
|
|
原庐山大礼堂
|
1937年
|
火莲院1号
|
石建,中西合璧式。2层,占地面积
|
完好
|
|
毛泽东故居
|
1960年
|
芦林1号
|
石头、钢筋水泥结构,2层,中国“四合院“式。有天井式花园。占地面积
|
完好
|
|
原林彪
|
1970年
|
中四路304号
|
石头、钢筋水泥结构。1层,建筑面积
|
|
|